2021年,中國品牌在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指引下,迎來了行業和市場的雙重發展機遇。當前,我們正處于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轉型升級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
2021年7月5日,米蘭之窗2021新品發布會暨首家系統鋁合金窗工業4.0智能制造基地正式啟動,開啟門窗智能制造新紀元,為米蘭之窗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該生產線有哪些高科技亮點?鋁合金窗工業4.0智能化生產線的落地將對行業帶來影響?騰訊家居有幸邀請到了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郝際平,圍繞門窗行業的新需求、新趨勢進行探討交流。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郝際平
以下為采訪實錄
【騰訊家居】:在“雙碳”目標下,建筑對節能門窗有哪些需求?
【郝際平】:“雙碳”目標是需要我們各行各業為之努力的,特別是建筑業,建筑是一個能耗大體系。在過去的既有建筑里,門窗的質量不受重視,品質也不高。隨著人們對窗戶的認知不斷提高,以及加工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門窗逐漸從木窗到鋼窗再到塑鋼窗、斷橋鋁窗、鋁包木窗等眾多品種。但是截止現在,人們對窗戶的認知仍然是不足的,比如一些街邊小店對高質量發展的認知以及使用者對一樘好窗的認知。
截止目前,我國的既有建筑中大概有90%的窗戶用現在的標準衡量是不合格的。再加上每年二十億平米的新建建筑中也有不少建筑搬進去就要換窗戶,如果將這些不合格的窗戶全部改造,節約的能源可想而知。
所以一方面我們要加大宣傳,逐漸提高老百姓的認知,讓老百姓認識到窗戶改造,不僅可以讓自己更舒適,同時也為節能減排、低碳綠色,為實現“雙碳”目標做了貢獻。
另一方面,要對生產商,特別是街邊小店進行規范管理。一些街邊小店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另一方面做出的窗戶卻很難達到高質量標準,不能高質量發展。我們要引導他們進行轉型升級,而不是一味取締。這是個系統問題,需要各行各業攜手來解決。
【騰訊家居】有些門窗哪怕產品過關了,如果安裝不過關,也達不到預期的節能效果。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踐行標準?這個標準是通過建筑去檢驗,還是直接進行產品檢驗?
【郝際平】:好窗戶是有定量指標的,稍微大一點的企業都有自己出廠前的檢測,但他只對窗戶檢測。但是窗戶的安裝不是每個工地都做得很好。事實上我們是有標準的,從窗戶到安裝,所有這一切都是有標準、有規范、有可執行的依據的。但是為什么現在還有不合格的窗戶呢?有些是地域差別的影響,還有一些地方的驗收只做隨機抽檢,檢測站也只對來樣負責。所以我覺得我們要改善的就是房屋驗收的這種方法,不能抽樣檢查,檢測站也應到工地做隨機抽檢,那么我想可能就會杜絕這樣的一個小漏洞。
還有就是安裝要有技術,不是說打點膨脹劑或者說表面弄密封膠就可以的。在這方面我認為江蘇省做得比較好。江蘇省強制性要求建筑商要在墻里邊做一個固定尺寸的副框,廠家可以直接按著這個固定尺寸做,他們之間就相對來說可以做到嚴絲合縫,品質就會提升,對安裝工人的來說也簡單易行。這個方法如果能大范圍推廣,就可以使做出來的好窗戶能達到預期的最終效果。
【騰訊家居】:在當下所有門窗品類中,您認為鋁合金窗未來有哪些發展空間?
【郝際平】:鋁包木、鋁合金、塑鋼窗都是按不同的建材來區分的窗戶。都有自己最適合的區域、建筑和范圍。根據我們國家每年的新建建筑面積以及既有建筑的改造,鋁合金窗的前景毫無疑問是好的。鋁合金的加工是靠機械的精密加工,因此可以做到很高的精度。所以他做出來以后,不管是尺寸,還是物理性能等等,都容易達到我們的標準。此外,鋁合金可以進行回收利用,即使將來窗戶不用了,把它拆下來以后還可以回爐再用。
當然我希望各品類窗都在適合自己的領域發展,都按著標準規范去生產,滿足各個層次、各個地方、各種功能、不同的需求,具有多樣性,而不是某一類的一枝獨秀。
【騰訊家居】:鋁合金窗開始流行極窄風格,但業內現在有這樣的一種質疑,極窄窗的安全性能不夠,對此,您怎么看?
【郝際平】:極窄的原因在于人們追求通透。過去受制于材料,寒冷的地區為了保溫會把窗戶做得比較小。但建筑學人首先考慮的是美的問題,他們更希望能通透。當然建筑學也考慮了保溫、節能等性能,但是他總是希望窄窄的通透性好,這就給我們帶來了問題。
我認為不能一味地說窄邊的就不行。比如對于南方地區,就一層玻璃,窄邊就能支撐。但對于三層或以上玻璃,窄框會因承受不了那么大的重量,帶來安全隱患。但是設想一下,隨著材料技術的不斷進步,從過去的木頭到現在的鋁,鋁再加合金,它的強度在不斷的提高,加工工藝和技術不斷提高。假如有一天我們做出來強度更高的材料,價錢還很便宜,那我們為什么不能做極窄呢?
客觀地講,用在飛機上的鋁合金,其強重比比鋼材都高,只是成本太高,不利于普及在窗戶上。因此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方面我們要追求價格的適宜,讓老百姓能夠接受;另一方面就目前民用鋁合金的成分和強度來看,要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做窄。如果要追求通透的美,可以在材料的研發上做功夫,既能提高強度又可以保證成本。
所以不是說窄的就不好,寬的就一定好,這都需要在一定的前提下來評價的。
【騰訊家居】: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化將逐漸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您如何評價米蘭之窗系統鋁合金窗工業4.0智能化生產線?
【郝際平】:現在已經到了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程度。像米蘭之窗啟動的這個生產線,在國內鋁窗領域是首家。這條生產線已經到了工業4.0的程度,在柔性生產,以及智能化管理、物聯網互聯網方面做的非常好。在窗戶領域,我覺得已經走在了國內的前列,走在了同行的前面,給我們起了示范、引領的作用。米蘭之窗在鋁合金領域的技術,有待在行業推廣。但是能否推廣則和做窗戶的成本以及做窗戶的眼光、追求等諸多因素相關。只有不把做窗戶當成一種謀生手段,而是一種事業、追求,就會愿意為他獻身。像米蘭之窗鋁合金工業4.0生產線上的所有設備,并不是米蘭之窗生產的,但這些生產線的思路和對產品的要求都是馬俊清董事長提出來的,他把這些設備整合起來,使其自動化、智能化、物聯化,拿來為做高品質的窗戶服務。他能,所以他就是獨有。我覺得創新對一個國家、一個行業、一個企業都是非常重要的,這里就是企業創新的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一定能得到市場的認可,得到用戶的認可。
從小的方面看,它落戶臨朐,對帶動當地產業鏈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給臨朐的就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從我這個會長的角度看,協會有這樣的一個企業,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在我們這個行業有這樣的企業帶頭,我也為我們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了希望。我們的行業是大有可為的行業,可以在我們“雙碳”目標的實現中,在我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過程中,在我們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做出更大的貢獻。